连接卦象与易理的纽带,沟通自然与人事的桥梁,周易“大象传”,打开易学宝库的钥匙。名、象、德、义一句呈现,让我们轻松读懂《周易》。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周易》的第十一卦《泰》卦。首先,还是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卦象。
“泰”,就是“否极泰来”的“泰”。“否极泰来”这个成语来源于《周易》,它包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一个是“轮回往复”;另一个就是“物极必反”。这两个理念可以说贯穿于《周易》的始终,对后世影响极大。但实际上我们看到,在《周易》中,是《泰》卦在前,《否》卦在后,但是中国人不说“泰极否来”,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的永远是“泰”。这个“泰”字,实际上就是“大通”的意思。《序卦》曰:“泰者,通也。”大家看它这个卦象,上“坤”下“乾”,坤为“地”;乾为“天”,我们一般把它读作“地天泰”。古人对天、地形成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此卦地上天下,看似乾坤颠倒,实则轻清之气上浮,重浊之气下降,阴阳交融、天地得通,所以称作“泰”。学习《周易》有时候是需要一点“逆向思维”的。
《泰》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所谓“十二消息卦”是指六十四卦中,十二个比较“特殊”的卦。这十二个卦有一个特点,它们的阴爻与阳爻都是“各自为阵”,就像《泰》卦这样,阴阳互不交错,大家可以看一下上面这个图片。这十二个卦代表了一年当中的十二个月,从正月到腊月分别是:“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复”、“临”。它们表现了一年之中阴、阳二气的消长状态,所以叫“消息卦”。“息”就是“滋长”的意思,如“息壤”的“息”。今天我们探讨的《泰》卦,是代表“正月”之卦,正月这时大地回春,阳气从下面滋长,阴阳和畅,所以称为“泰”。
在《周易》中,“阳”代表着“君子之道”、“正能量”;“阴”代表着“小人之道”、“负能量”。所以这“十二消息卦”也象征着“君子”与“小人”之间;正、负两种力量之间的此消彼长、互相倾轧。由于“阴”与“阳”是互相依存的两个对立面,所以《周易》中的“君子”与“小人”也是互相对立、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消失,这可以说是《周易》中一个朴素的“社会哲学”概念,它让我们知道,全是“好人”没有“坏人”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不成立的,任何社会都有它的“阴暗面”与“负能量”。只不过所谓“天下有道”,盛世的时候,“君子”与“小人”之间,上下阶层之间能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像《泰》卦所表现这样,天地交融、阴阳和洽,一派和泰、安康的景象,所以《大象传》就说: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泰》卦这个“大象传”字数比较多,也不太好理解,我们先就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一下。“后”,指君王。财:通“裁”。《本义》:“财,裁同。”《正义》:“君当翦财,成就天地之道。”“裁成”就像是把一块布料该留的留,该剪的剪,裁剪出符合各人高矮胖瘦的衣料,所以有取舍、创制之意。相:辅助。“左右”,即“指导”。“道”有规律,法则的意思。所谓的“天地之道”,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法则”。“宜”是适宜的意思。那么所“天地之宜”,也就是指“自然条件”。
天地絪緼、阴阳交汇,万物得以化生,这就是正月春回大地的气象。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君王看到这样的景象,就取法自然,创立社会制度,这就是“财成天地之道”;顺应自然,因时、因地制宜,来改善外部环境,这就是“辅相天地之宜”。以此来指导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这表现的是上古社会,君王根据四时、节气来制定农时,改造自然、指导农业生产的情况。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在黄帝之时,就懂得“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这里的“五气”指的是五行之气,还比较笼统,并没有四时,二十四节气的精确划分。而到了帝尧的时候,就开始“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了。这里的“羲”与“和”就是“相天地之官”,命他们“以历数之法观察日月星辰之早晚”,以教给人们生活、劳作的时间。而且尧还派出了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方之官,分居东、南、西、北四方,以观察物候、星象,从而精确了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这四个关键节气。而“授民时”这一制度,直到春秋时期还在实行。周天子在每年的秋冬之交,会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各个诸侯国。这历书包括那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等等。这就是《大象传》所说的: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简单的一个解读。这一卦的“大象传”虽然比较长,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记忆。其实只要理解了它的意思,也是很好记的。大家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或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希望能跟我一起探讨,期待大家的留言噢,下一次我们接着谈《否》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