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九”与“久”同音,是最大的一个数字,有长长久久的美好寓意,但老话说“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民俗认为“逢九”又容易遭受变故,出现不好的事情,所以有“逢九求福”的说法。
到了正月十九,即便是民俗活动众多的古代,春节也算是彻底过去了,所以这天又被称为“年封口”。按照民俗,这天人们会接福祉、求福报,祈求新的一年开始顺顺利利,故而这天也被称为“平安日”。
分享一下旧时候流传下来的正月十九的老传统,老民俗,有些非常有意思,可以讲给孩子们听,这“4件事”不能忘,尊重老传统,一年都顺心。
一、烧香祈福相传正月十九是丘处机这位神仙的诞辰,又被称为是燕九节。每到这一天这位神仙就会下凡来到人间,并装扮成老人或者小孩子等,在人间巡查一番,凡是在正月十九能见到丘处机的人,都能驱除病痛和灾难,健康长寿。
不过由于这位神仙会特意装扮成普通人,游走的路线也不定,人们能不能碰到他全看自己的运气,百姓就会想尽办法,甚至提前一天出门赶往白云观等着,就是为了能与丘处机仙人偶遇,同时人们为了表达诚意,还会在白云观大摆宴席,举办隆重的庆祝仪式,进行烧香祈福,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得到丘处机仙人的庇佑,新的一年无病无灾、平安健康。
二、祭拜土地公、城隍爷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对其负责的神仙掌管,像家中有门神、灶神,而乡镇则有土地公、城隍爷这类的神祗庇佑,这方水土才会安宁、风调雨顺。按照老传统每到正月十九,人们为了感谢保护这方水土的土地公和城隍爷,会特意去当地的土地庙、城隍庙祭拜,并祈求新的一年依然能得到庇佑,家宅安静、风调雨顺。
当地百姓为了以示对土地公、城隍爷的尊敬与重视,会在正月十九当天举办庙会,百姓不仅会敲锣打鼓、舞龙舞狮,还会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希望土地公和城隍爷能看到自己的诚意,在新的一年不仅能保护一方安宁,还能守住人们的福气、财气和运气,让大家生活顺遂、招财进宝、人寿年丰。
三、迎婆婆迎婆婆是甘肃地区的特色民俗,又称“圣母节”,每到正月十九,当地就会举办隆重的迎接仪式。
当然这里所指的“婆婆”并不是民间常说的丈夫的母亲,而是当地民间对圣母娘娘、送子观音、百子娘娘等16位神仙娘娘的俗称。相传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以及各位嫔妃为其生下了99个儿子,加上义子雷震子,周文王姬昌就有个儿子,也就有了当时子孙兴旺发达、国运昌盛的好景象,因此后来的百姓就将周文王姬昌的夫人和众位嫔妃尊奉为“婆婆”,是掌管着婚姻、生育等福神。
通常迎婆婆庆典通常从正月十五就开始筹备,当地的各个村寨会将自村的婆婆擦拭干净,给婆婆戴上凤冠,披上霞帔,穿上绣花鞋,然后在给婆婆轿挂上人们敬献的绣品、彩灯等等进行装点,当夜幕降临后百姓就将“装扮”好的婆婆抬出来巡街。每位“婆婆”都有鼓乐开道,成千上百人前呼后拥,场景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还设有各家摆放的香案供品,并燃放烟花炮竹、叩拜迎接。
除此之后,人们会争先恐后的从婆婆轿下面钻过,表示消灾祈福。新婚未孕的年轻夫妻还会争相“请轿”,也就是摘取婆婆轿上的小挂件,祈求“婆婆”早日赐子,让家里添丁。
四、吃烙饼在我国很多地区还有正月十九吃烙饼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中的长辈或者主妇们就会准备面粉等食材,将其制成又圆又大的烙饼,人们认为烙饼又圆又大,有“补天”的寓意,在这天吃了“补天饼”象征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于靠天吃饭古代农耕文明来说,天气的好坏决定着一年的收成,人们正月十九烙饼吃饼,也是对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给大家推荐一个葱花饼的做法,香酥筋道,美味又简单。
葱花饼
准备食材:面粉、葱花。
1、取适量的面粉放入盆中一分为二,一半打入适量的热水揉成面团,另一半放入凉水揉成面团,然后将两种面团揉在一起,充分揉面使两种面团融合,面团放在案板上搓成长条切成小剂子,然后在小剂子表面刷上油,放在盆中密封好,醒20分钟左右。
2、小碗中倒入2勺面粉,适量的五香粉和适量的盐,浇上一勺热油搅拌均匀制成油酥,小葱清洗干净擦干水分,切碎备用。
3、面剂子醒好后,擀成长方形后均匀的刷上一层油酥,再撒上葱花,从一端像叠扇子一样折叠起来,再卷起来压成饼状,用擀面杖擀薄。
4、擀好后放入刷了油的平底锅中,烙至两面金黄后盛出,好吃美味的葱花饼就做好了。
——老井说——
正月十九“平安日”除了文中提到的4个老传统,还有一些忌讳也要懂。老话说“正月十九封年口”,在老一辈看来正月十九是春节的收尾节日,人们都希望能讨个好彩头,忌讳说不吉利的话、泼水等,古人认为正月十九作为年收尾,要多多说些吉利的话,祈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最好不说不吉利的话。而不泼水则是因为民间有“水”是“财”的象征,“年封口”这天向外泼水,就寓意着新的一年守不住财,财随水走。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