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10日讯“鸟吃等食定会饿死,人不勤劳穷一辈子”,在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扶贫车间,这句话挂在墙上。年出生的乔福军是扶贫车间的主任。
乔福军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是致富带头人,车间主任。从情绪低落的贫困户,到脱贫先锋,再到致富带头人,乔福军的生活从年开始学习编织汽车坐垫而改变。
日前,年全国脱贫攻坚奖通过初评候选对象公示,乔福军通过初评,名列奋进奖名单中。
学会改变生活的“技艺”
走进这间扶贫车间,一块“东林杯”扶贫车间技能大赛优秀扶贫车间的奖牌格外显眼。扶贫车间里,成品区、原料区、编织区分布合理,24台编织架子摆放整齐,二十余名“工人”正在娴熟的编织着汽车坐垫,时不时还传出几声爽朗的谈笑声。乔福军夫妇是车间里的元老级人物,而他,不单是业务骨干,也是活跃气氛的主要力量。
乔福军一家是特殊的家庭。年他被确定为贫困户。“以前的日子真不知道咋过,那时候情绪坏到极点了,一件坏事接着一件坏事发生,真是快扛不住了。”说起以前的日子,乔福军说,那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乔福军,5岁时摔伤,导致胸背部严重畸形;妻子刘宇佳,患有先天性软骨病,身高只有1.3米,腿骨极易骨折,行动离不开拐杖。乔福军母亲患有乳腺癌,为给母亲看病,他卖掉了三间住房,欠下外债。家里仅有的生活来源是6亩耕地。
层层生活的重担压在乔福军身上,他绞尽脑汁想要摆脱贫困。
年,泰来县从江苏引进一项扶贫项目,成立泰来县瑞王汽车饰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汽车坐垫手工编织技术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包教包会,提供原料回收成品。驻村干部时兴瑞将情绪低落的乔福军拉进了手工编织汽车坐垫的培训班。他和妻子参加第一批为期40天的培训,心里想着,这班就像量身定做的一样,学点技术准没错。当年,夫妻俩编织汽车坐垫收入达到元。
“这技术都送到家门口了,没理由不好好学。”乔福军和妻子贪黑起早编织,技艺越来越娴熟。年底,乔福军靠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贫困,拿到了脱贫光荣证,从“贫困户”变成了“脱贫户”。
技术过硬成带头人
年4月,平洋镇6个扶贫车间招聘扶贫车间主任,平洋村扶贫车间是其中之一。乔福军因编织技术过硬,被聘为平洋村扶贫车间主任,每月工资元。
编织架上穿线拉紧,一排排一列列织线穿梭,编制一套汽车坐垫能赚元。当上“官”的乔福军不但自己不断精进技艺,还积极主动培训新学员。
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他倾注了全部努力,年底,乔福军在车间管理和编织的年收入就有元,在车间就业的贫困人口,每人的年收入也都达到元。年近60岁的刘金萍患有小儿麻痹症,“这么多年,从没想过自己能赚一分钱,在这扶贫车间,挣着钱,大家在一起心情也好了。”她说,乔福军是负责任的老师。
当上了车间主任,女儿正在上小学,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笑容也越来越多。乔福军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能忘乡亲。”他是车间主任,是培训学员的“师傅”,经他手培训的学员有人。“我不但要编的好,还要卖的好,要把我们自己编织的坐垫销售出去,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泰拉风’汽车坐垫,还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泰来县扶贫办主任朱清山说,泰来县紧抓产业扶贫,采取“公司+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汽车坐垫编织、羊绒大衣缝制、柳条编织、鱼网编织代工项目,年人均收入可达元以上。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泰来县出台《扶贫编织车间奖励办法》,工人完成1套手工编织坐垫政府补贴50元,鼓励培育更多像乔福军这样的人。
今年3月开始,乔福军在快手平台开设“乔哥的幸福生活”快手账号,直播带货。他每天在直播间,向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分享员工的脱贫致富故事,推销贫困群众自己编织的汽车坐垫。现在,他的粉丝已有人,客户遍布在全国各地。几个月以来,在快手平台上已经销售出手工编织汽车坐垫40多套,小椅垫多个,每月销售额达2万元,快手平台销售坐垫带动贫困户月增收近元。
年10月,乔福军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今年,被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候选人。他告诉记者,目前平洋村扶贫车间吸纳务工人员25人,其中贫困人口9人,残疾人4人,低收入3人,人均月收入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