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前,也正逐步成为了一种推动发展的社会共识。
所谓忧患意识,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系辞下》)的思想,它是一种超越现状、对危机进行预见和防范的意识,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经过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洗礼与沉淀,忧患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潜在的一种文化心理定势。
孔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位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欧阳修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朱熹说“危惧故得平安,慢易则必倾覆”,都充分强调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但究竟该如何树立与强化忧患意识?把握忧患意识,其意义在哪里?我们从被称为群经之首、忧患之作的《周易》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启发。
识变应变——忧患意识的思想基础
人们常说,《周易》是一部忧患之作,“《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系辞》从《周易》产生的时代背景加以阐释,《周易》兴起于殷商末年,周文王德业隆盛之时,大概在周文王臣事商纣王期间,所以《周易》的卦爻辞多含有警惧危诫的含义。而《周易》被称为忧患之作,根本来源于其“变易”的理论基础。
《周易》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都有一个由微而著的过程,所谓“履霜,坚冰至”“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变化的原因在于阴阳之间的矛盾运动,“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太极就是宇宙未分之时的混沌状态,两仪便是阴阳,天地的生成、卦爻的变化,人事的吉凶,都源于变易,始于变易、成于变易,变易是《周易》成书的理论基础。正所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周易》用卦爻之间的相生相衍,用以象征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规律,唯变所适是《周易》的基本精神。
为什么要有忧患意识,这就源于人对未知的谨慎与戒惧,因为事物并非一成不变,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成功、得意之时,需要忧患意识警惕乐极生悲;失败、失意时,需要忧患意识追求否极泰来。正确认识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在变化中把握规律,推动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忧患意识的思想基础之所在,也就是要明白,世界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懂得变化。
知几其神——忧患意识的前提条件
忧患意识的目的在于预知、把握事物的变化规律,促进事物向好的、积极的、向上的方向发展,而把握变化的第一步就是要“知几”。“知几”一词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否极泰来这些词语比较起来,虽然都源于《周易》,但显得很不起眼,很少为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