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ID:zgtrend)
齐以和
经济下行叠加减税降费,财*收支矛盾持续凸显,地主家快没余粮了。
一季度地方财*收入数据佐证了这一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14.3%,这一降幅创下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新高。
各省市中,只有西藏实现了正增长。
地方财*工作,尤其是最基层的小地方,犹如在刀尖上起舞,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各方面举措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例如增加赤字率、增发亿的特别国债、帮中小企业减税、暂缓五险一金缴纳、补贴支持等,堪称奇招用尽!
只是蛋糕不可能无限制做大,眼下更加侧重分好蛋糕。
面临无米下炊的风险,如何铁腕压减财*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考验的是各地*府的平衡术。
相信我,过紧日子很可能是余下半年的主基调。对公务员来说,下半年的生活没那么舒服了。
在GDP数据挤水分的当下,用财*收入来衡量城市的硬实力,显得更为真实。
一季度财*数据的惨淡程度,简直跌破眼镜!
按地区来看,仅西藏正增长,其余省市区均为负增长。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其中,湖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6%,负增长超过20%的省份还有海南(-31.8%)、重庆(-23.2%)、黑龙江(-21.7%)、内蒙古(-20.6%)。
作为疫情重灾区,湖北的负增长不言而喻,愿经济早日复苏。
重点谈谈海南和重庆。
海南是除湖北外,财*收入负增长最高的省份,究其原因,是赖以发展的三板斧(旅游业、房地产和自贸港)通通不管用了,均处于偃旗息鼓的状态。
每到冬天是海南旅游业旺季,受疫情影响,住宿、交通遭受重创,消费旅游场景停摆,整个社会服务体系停业,海南税收的大头自然会面临被腰斩的命运;
楼市这边,海南又在3月初推出现房销售举措,旨在破除“房地产加工厂”的标签,这一从紧的楼市调控动作、叠加疫情下人们对投资买房的悲观预期,让海南楼市短期内又跌入低谷;
自贸区发展其实和疫情影响不大,它是一个远景概念,海南产业薄弱、金融弱势、人才稀缺,以至于自贸港时至今日还停留在“规划”阶段。因此,接下来,海南财*要复苏,可能还得靠“报复性旅游”来拉动。重庆受工业拖累明显,规模以上工业降幅达到10.6%。市场活跃度下降、减税降费、非税收入负增长等综合作用下,造成了一季度地方财*收入同比下降23.2%,算是较发达省市中降幅比较多的。不过,重庆的经济恢复正在提速,其举措主要是通过继续打造网红城市吸引旅游消费,争取一些重大的汽车产业项目的落地,以及新基建投资。不过,衡量地方*府财*健康状况还应参考“财*自给率”。图注:财*自给率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值,数值越低说明自给率弱,主要靠中央财*支持。安徽、河北、*暂未公布财*数据。图片来源:澎湃新闻一季度财*自给率排名显示,过半省份的一季度财*自给率低于50%,其中黑龙江、甘肃、青海、西藏不足20%。处于前列的省市主要还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中上海以高达98.9%排名第一。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地市的财*状况会更为从容。此外,一季度财*数据还释放出以下信号。其一,地方财*收入降幅低于中央。分层次来看,地方本级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2.3%,中央是-16.5%,地方降幅没有中央那么大,背后是部分*府纷纷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非税收收入。这样的无奈之举,可持续性不强。其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就业是首要任务。各地*府持续减轻企业负担,持续下调涉企收费,包含教育费附加在内的专项收入下降5.7%,行*事业性收费下降11.5%。这也是为什么财*紧张的云南、湖南等地迟发基层工资,或出现从教师工资中扣除消费贷的怪象。毕竟,在六保目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作”)中,保基层运作俨然处在最末的位置,不是首要考虑的。其三,卖地收入对财*的贡献力度持续增加,3月同比转正。1-2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16.4%,3月为9.5%,1-3月累计为-7.9%。土地收入同比上升并由负转正,与地产销售、投资和价格上升一致。“房住不炒”是不容打破的主基调,想要在全国层面实现楼市大放水是不可能的,但出于资产保值、抵御风险考虑,部分高收入群体用脚投票的结果便是买房。危中有机,国内疫情好转后压抑的需要得到释放,那些有显著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圈,还是迎来了一大批报复性买房的热潮。未来,这些地方会适时增加土地供应,增加卖地收入、增加刚需的上车机会,从而在供给端同时解决高房价和部分人的就业难题。但那些玩经营贷套利炒房的行为,会被严厉遏制,这方面的典型是深圳。*府过紧日子是当前情势下的一种正确应对,但就根本而言,它与“三稳”“六保”是一脉相承的,为的就是让*府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全国*协常委张连起在1月23日召开的财*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那么,各地又是怎么过紧日子的?一方面,用铁腕之力压减*府开支。面对财*收入负增长,黑龙江早有准备。在压减一般性支出方面,它的魄力很大,可谓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年初,黑龙江就已经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18%,公用经费压减15%,办公用房维修压减20%,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细化、不断加码。像因公出国经费、公务接待费压缩60%,会议费、培训费、国内差旅费压缩5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办公用房维修费压缩40%,印刷费、办公用品购置费压缩30%,预算执行中一律不追加新的支出预算。其它省市压减幅度未必达到黑龙江这么猛,但严控增支*策如出一辙。包括财力雄厚、财*自给率高的的江浙沪、广东等省市,均明确要求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各地*府纷纷出招,压减非急需、非重点支出,取消不必要支出。对受疫情影响不再执行的会议、培训、差旅等公用经费等,及时收回财*。腾挪出来的资金,优先用于支持疫情防控、中小企业纾困、促进就业、促进消费、*府重大投资项目、粮食生产等六个重点领域倾斜。另一方面,侧重花钱问效。4月17日,*治局会议在部署积极财**策时,就强调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要任务就是优化资金去向。比如今年专项债投资不再面向土地储备、房地产等容易滋生泡沫的领域,而是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和产业园、5G、人工智能等新老基建。疫情之下,专项债又增加了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等领域,更加注重效应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启动预算绩效评价成为一大保障。不少省份早就开启了重点绩效评价。例如,贵州财*厅启动了评价工作,涉及省级财*资金约亿元。云南的绩效评价涉资也突破亿元,创历年新高。评价范围涵盖一般公共预算、*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PPP项目、*府投资基金等投融资活动。此外,疫情防控财税*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也被纳入此次评价范围。实际上,过紧日子并非疫情重创下的一时之需。高层曾多次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早在年,高层就曾表示,“要让企业过好日子,*府就要过‘紧日子’!”为支持企业减税降费,去年4月,*府工作报告明确各级*府要过紧日子。集中公开的个中央部门预算,普遍压减了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等。其中,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最大的是教育部,按10%压减培训费。此外,财*赤字率能否守住“国际安全线”,也会成为一大悬念。财*赤字意味着*府"花"的钱超过了"挣"的钱。财*赤字与GDP的比率就是赤字率,这既是财*扩张力度的指标,也是衡量财*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主要国家均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赤字标准作为参考:赤字率不超过3%,负债率不超过60%即是所谓的“国际安全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赤字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其中,只在年和年预算赤字率达到3%的水平。不过在我看来,今年财*赤字率再次触及3%的安全线可能性很高。因为中央明确提出,要提高赤字率、增加专项债规模,还将推出抗疫特别国债,后续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力度很可能继续加大,地方也在观望并期待这部分*策的落地。不过,有前车之鉴在,也难以出现08年四万亿卷土重来的情况。彼时的用力过猛,造成了多年难以消化的后遗症,像房地产泡沫积聚、地方*府债务攀升、银行坏账风险加大以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都需要还债。并且,需求的恢复来源于信心,这并非一蹴而就。消费和投资的复苏,大概率也将延续4月较之3月的环比改善,幅度不会太大。虽然经济整体复苏还将延续,但节奏恐不及市场预期。*策面,市场将聚焦本月底召开的两会。由此可见,既要实现“六保”,又要避免结构性矛盾积聚,新一轮经济刺激*策考验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术。可以肯定的是,过好紧日子,才能换来否极泰来的好日子。原创不易,感谢有你!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更多精彩经济趋势分析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