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
在全世界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能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要么国家元首,要么社会名流
可是你知道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
第一位登上该封面的中国女性吗
她没什么吓人的背景
许多人可能都对她一无所知
可年近七旬的她却敢去砸北大的场
把北大学生全骂懵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
她居然还敢言中国教育背后的真相,
而如今面对疫情,刚刚
她又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
《这个民族的中医》
她,就是张曼菱
▲父母怀抱着百日的张曼菱
年
张曼菱生于云南昆明
当年
一个穷才子
与一个想摆脱出大家庭的女学生
定情于青年人的野外沙龙
四围香稻的菱角塘
就决定了她那充满自由气息的
精、气、神,和一生坎坷不屈的路
也决定了她的名字
曼菱
年
赴盈江县平原区插队务农
就是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的傣族山寨
张曼菱度过了5年的
知青生涯
年
张曼菱回城
进入昆明医学院后勤部当工人
父母及周围的人们
也开始催促张曼菱物色对象
但她的理想是读大学
▲岳王墓前,张曼菱与她父亲
年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张曼菱义无返顾地走进考场
并取得优异成绩
遗憾的是
在*审环节
张曼菱与复旦大学失之交臂
▲张曼菱游香山剪“寸头”
那年
她以改革开放后
云南省第一个高考文科状元入学北大
也成为当年北大中文系在云南
招收的唯一学生
时年28岁
她管自己叫“高龄大学生”
那是年
▲张曼菱在北京圆明园温书
身边一些成绩平平的同学都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张曼菱却迟迟没有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情急之下,张曼菱跑到位于武成路上的一家邮局询问。“一问才知道,重点大学的通知书都要自己来拿,邮局等我很久了。”终于见到印有“北京大学”4个字的录取通知书,张曼菱激动万分。她把通知书塞到棉衣内,飞奔着离开邮局。回家的路上,她一边骑车一边大声唱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下坡时,张曼菱干脆放开了刹车,迎着风飞快地奔驰。
站在青春的尾巴上,28岁的张曼菱终于圆梦北大。穿着妈妈特地缝制的棉袄,坐了4天3夜的火车,她来到了首都北京。“从一名爱好文学的工人到北大中文系学生,就像一个灰姑娘突然被水晶马车接到了皇宫,成为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公主。”张曼菱说。
▲张曼菱在北大未名湖畔留影
许多北大校友可能还记得,云南姑娘张曼菱曾是未名湖畔的风云人物。新生开学典礼上,张曼菱献唱了一首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顿时闻名校园。
▲张曼菱参加年北京大学海淀区人民代表选举
张曼菱说:“人家说,云南少数民族赤脚可以跑出世界冠*。我这个云南蛮子从此出了名。我很得意,这就是我的云南风格。在五四文学社的刊物《未名湖》上,我首次发表诗作,笔名就是‘南蛮子’。”她活跃在新年晚会上,溜冰场上,还有那些刚开禁的周末舞会上。
▲北大俄语班,前排左二张曼菱
年《当代》第三期,刊登了张曼菱的中篇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作品发表后反响热烈,由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张暖昕拍成电影《青春祭》,饮誉海内外。
▲张曼菱在“五四文学社”
年北大毕业后,张曼菱进入天津作协,作家“一级”,过着天马行空的文学创作生活。
年,首届中国电影新片展在好莱坞举行,《青春祭》在此上映并赢得如潮好评,张曼菱作为受邀嘉宾前往好莱坞进行学术访问,在美以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女性为主题发表公众演讲,名动东西海岸,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
年到海南投身影视业,自创公司。为海南省制作首部电视连续剧《天涯丽人》,热播全国,掀起第二次"海南潮"。获海南"开拓"奖。
八十年前(年),在中国西南边城昆明,诞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学,她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而成,这就是西南联合大学。
▲美国国家档案馆图片——位于昆明西北郊外的西南联大校园
这所大学虽然只存在了8年11个月,但却大师云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它以自由思想、兼容并包的气质,成为国人心目中最具人文精神的理想大学之典范。
▲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
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人,却走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道)、名两院院士、多位人文大师……
年,张曼菱由云南省委“人才引进”返回故乡。因缘际会,她得以将“国立西南联大”历史题材在云南省相关部门立项,开始制作纪录片。
从年始,她开始了对西南联大教师与学生的采访,踏上一条漫长的十年求索之路。张曼菱对西南联大历史的“抢救性挖掘”已经结出了三颗在学界颇负盛名的果实,其一是作为文字出版的《西南联大行思录》;其二是年以其访谈素材剪辑而成的五集纪录片,名为《西南联大启示录》,其三是年《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近九百分钟的光盘成品问世。
▲张曼菱与季羡林
张曼菱与季羡林先生还有一段珍贵的“忘年交”。两人于上世纪80年代于北大校园内相识,季羡林对张曼菱的才华和个性很是赞赏,对其关爱有加。之后两人的情谊一直延续到季羡林先生去世。早在年,张曼菱在北京参加了季羡林先生的生日会,她将自己打算整理西南联大故事的想法告诉了季老,问他行不行?据张曼菱回忆道:“他上下打量着我,说‘你行。你是北大的,又是云南人,你可以做。’”
▲张曼菱与杨振宁
▲张曼菱与季羡林
▲张曼菱采访任继愈
▲张曼菱采访费孝通
▲原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与张曼菱
为了做西南联大纪录片,在年至年的10年间,张曼菱共计采访联大人物约多位,其中多位是“一对一”单独采访。在她采访的这些西南联大“学人”中,包括朱光亚、王希季、陈省身、杨振宁、李*道、费孝通、王汉斌、任继愈、吴征镒等各界大师级人物。众多著名的科学家、*治家、社会学家、哲学史家、艺术家、诗人们的谈话围绕着“西南联大”这个主题,展现出他们人生的追求历程和境界。
这批访谈视频资料原貌,由中华书局进行数据化处理,已经整理编制的“西南联大访谈数据库”,于年5月4日公开上线。张曼菱推出绝版“西南联大口述史”,完整呈现杨振宁李*道等人谈历史与教育。
年3月29日,张曼菱到北大的一场演讲在网上疯转了起来。开篇即是:“看见你们坐在这里,眼睛里带着迷茫,像来听一堂课那样地沉默着和认真着。我忽然改变了主意,我不想讲那些故事啦,因为西南联大的故事离你们实在是太远了。我说的远,不是时代和时间的远,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远。你们坐在这里,号称是北大学子,然而,你们离当年的北大学子、西南联大有一种精神源头的隔和远。所以,这些故事解决不了你们的实际问题。西南联大的学生,他们穿越战火,悲歌向前,读书救国。他们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精英。而你们,虽然头顶名校桂冠,你们只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
据说那天,孩子们都傻了。没有人听到这么另类的声音,出自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北大人之口。她甚至振聋发聩:“更多的时候,你们不敢说‘不‘,更不敢说’我要‘。所以,你们成了一批只能在小事情上撒娇,而却在大方向上完全服从的孩子。这就是今天中国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大失败。”……
评论家张颐武是她的师弟,他说:“师姐,你已经成为北大的一个传说,你那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个性,现在的学生没有了。”
师兄陈平原则说,现在流行一句话“读鲁迅的书,走胡适的路。”张曼菱认为,胡适的书也不妨读一下。正是当年我读了他的书,遏制了我很多的青春冲动和极端行为,包括对社会的思考。胡适的思想在渗透我,从长远来看,是在慢慢地转变我,使我实力增强。
钱理群感叹,自己和张曼菱年到北京上学时,在火车上相遇。“当时我们对未来都有许许多多梦想,现在弹指一挥间,我们都两鬓斑白,我更是垂垂老矣。”他感喟今天的未名湖畔不仅没有朱光潜一样的先生,也没有张曼菱一样的学生。
张曼菱却试图唤醒在座的北大人,“请你们自己跳起来,不要再当“石脚”,不要再听那些冷漠者的知识。而要寻求怎样‘生动活泼地活下去’。”
张曼菱:这个民族的中医
本文刊发于《光明日报》
年2月28日15版
作者:张曼菱
“妙手回春
”我们每个人都与中医有“瓜葛”。眼下的“90后”“00后”,显然很在乎那些情人节、圣诞节,但他们也不会忘记板蓝根。但凡幼时“上火”,或是如今喜欢吃烧烤,长辈总会令他们吃几片板蓝根化解,以免嗓子发炎,酿成病症。而往上数几代人,大都有被中医救治的经历。我是感恩中医的,中医曾救活弱小无助的我。我和家人都不知道那位郎中的姓名,但那一块“妙手回春”的匾额,今生是挂在我的心里了。我父母自由恋爱结合,喜得爱女,然不到一岁,婴儿患上急症,民间叫“抽风”。小人儿痛苦抽搐,口吐白沫,十分危重。父母都是“新派”人物,立即抱着我送往法国人医院。后来我看史料,西南联大的教授们是“非到疑难重症时,医院不可”的,因为它收费高昂,床位不易得。而濒临死亡的我,医院宣判“无望”,放弃救治。父亲请匠人来家,为我量身定做小棺材,以尽对这个小生命最后的爱。家里“叮咣”响着木匠作业的声音,里屋躺着奄奄一息的我。忽然门外传来摇铃声:“谁家小儿惊风,我有祖传秘方……”这一刻,恰似《红楼梦》。奶奶急奔出门,拦住了那个游方郎中。如果不是到了无门可投的地步,我父母是不会让一个路人来医治爱女的。游走四方的“草医”,是连门诊铺面也没有的,正如此次在武汉参与抗疫的“游医”。我曾多少次想象当时的情形:一个衣着潦倒、面目沧桑的江湖郎中走到翠湖边的*公东街富滇银行宿舍,一幢气派的法式洋楼前,挺有底气地“喊了一嗓子”,而后拘谨地走进我家,到小床前看这垂危婴儿,从行囊中取出四粒黑色的大药丸,吩咐每粒分成四份,以温开水服下。奶奶喂我,父母任之,不存希望。撬开小嘴,第一份咽下,我停止了抽搐。母亲说,当时还以为“完了”,仔细一看,是宁静了。按时辰,将第二份服下,我睁开了眼睛,骨碌骨碌四处看。四粒药丸没有吃完,我已经能辨认亲人了。父亲拎起小棺材出门,医院的儿科,捐了。在那个年代,凡是有点知识和家底的人,医院为上策。而我,用命试出了中医的真伪。“五四”以来,中国社会存在着某些偏激,在对待自己传统医学的态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视为至尊的几位先驱,胡适、鲁迅,都排斥中医。究其原因,有因个人的经历而怀有厌恨的,也有因改革“旧文化”的意愿太迫切所致。中医显然是被误伤了。不知何时,游方的郎中没有了,“祖传秘方”变成笑料。在现代史上,中医身影飘零。在教科书里,大概只有《扁鹊见蔡桓公》与中医有关,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