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个季度的大开大合,第三季度终于开始向常态回归,经济生活走向正轨,市场倒是又表演了一番。
三季度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回归,生活逐渐恢复到疫情之前。这里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分别是电影院重新开放与大中小学复课。先说电影院,7月16日国家电影局通知,低风险地区电影院可于7月20日起恢复营业,而且上海电影节定于7月25日开幕。只可惜,影院重新开放并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首日全国卖出13万张电影票,票房收入只有.5万。影院冷淡的表现也不算出乎意料,因为它们实在是没米下锅,复工开始阶段没什么电影可以放,只能用疫情之前的《误杀》与《寻梦环游记》拼凑,冷开场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之后,备受瞩目的《八佰》在8月上映,并且拿下超过30个票房单日冠*,8月和9月全国累计票房57.63亿,极大的带动了影院与电影制作行业的人气与热情。电影院是被疫情重创的服务业的一个缩影,影院复工也标志着服务业的全面恢复。回归正常的第二个标志性大事件是大中小学陆续开学,学校是人流密集、群众关心所在,学校复课的象征意义重大。至此,疫情对我们经济与生活的负面影响基本趋向于0,市场交易的基本逻辑也不应该再纠结于疫情受创或者疫情受益了。
虽然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但是三季度还发生了另外两次大事,第一件是七八月份南方水灾,第二件是未始即终的蝗灾。今年南方面临的降水压力很大,三峡的入水量达到了建成之后的最高位,不过好在重大水利工程投入有保障,没有发生严重的水患灾害,比较严重的受灾地区集中在中小水域,比如安徽*山、湖北恩施这些地区。今年的水灾持续时间不算长,对经济的影响也不算大,不过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进度,投资对GDP的拉动从二季度的5.01%大幅下滑到三季度的2.55%。至于蝗灾,其实并没有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在非洲与印度肆虐的比较厉害,市场上一度也掀起了粮食安全与农药概念的炒作热情,但是因为蝗灾没进入我国就基本消退了,导致炒作时间比较短。
三季度的第二条主线是金融监管升级浮现。我们的金融体系中有不少的暗雷存在,早期金融系统是*府的附属品,被行*干预着放了太多的坏帐。后来商业银行改制,剥离了大部分坏帐,但是这些坏帐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形式、换了一些地方,继续深埋在金融系统中,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红色资本》与《-中国金融大变革》这两本书,看完也就明白为何我们特别警惕强调金融风险了。年之前的金融雷主要还是国企与地方*府的债务。年之后,地产*金十年,金融系统中的地产资产狂飙,埋下了很多的共债与道德风险(比如为了大而不倒而狂借债的恒大)。虽然对银行的监管日益严格,但是信托、资管等影子银行快速膨胀,这些影子银行承接了银行不能接或者不想接的放贷。当金融去杠杆开始后,影子银行最先被挤爆,而今年最先倒下的是之前盈利能力最强的安信信托。安信信托的雷从今年4月份开始引爆,7月份开始,市场发现安信不仅兑现违约,而且重组难度还非常大,破产清算的预期发酵。安信倒下,带倒了四川信托,6月30日,数十名投资者跪地求见四川银保监局局长,要求兑付投资款,但是四川信托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多亿元的资金缺口。四川信托确实被安信信托所连累,二者曾经相互发产品套钱,也一同投资过一些项目,形成了不小的共债风险,一家倒下,另一家也完蛋。影子银行之外,商业银行也迎来第一场破产清算。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称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将被提起破产申请。9月末,网传恒大亿战略投资因借壳回A没有成功而将到期,恒大面临严重偿债压力,虽然后续恒大与多数投资者达成协议不需要进行回购,但是恒大的系统性风险显露无疑。
整个三季度,虽然货币*策依然宽松,但是监管的行动已经指向从严了。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将现有互联网贷款业务纳入规范化轨道。此办法发布不久,央行开始开展商业银行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并且要求将与“蚂蚁借呗”合作、与“蚂蚁花呗”合作单独列明。7月22日,最高法院、国家发改委公布指导性文件,将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大幅降低至4倍一年期LPR(也就是从现在的36%降到15.4%)。9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同时,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