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卦,是《易经》第十二卦。《序卦传》云: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卦辞云: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意思是:闭塞之世,人道难通,不利于君子守正,阳刚离开,
阴柔到来。否卦,天地否,象征闭塞不通,乾在上坤在下,这本来是真实的自然情况,为何称之为否呢。乾为天为阳,乾阳之气上升,坤为地为阴,坤阴之气下沉,阴阳二气运行方向相反,互不交合,万物生长受阻,故称之为“否”。否闭之世,是小人得势,君子被排挤的世道。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意思是:拔茅草时,连根带出一大把,表明守正吉祥,亨通。拔茅草之所以守正吉祥,是心里想着君王的缘故。以喻清理君侧小人。初六急功近利、轻举妄动。这时不动才可保平安,同时要等待变化。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意思是:包容承受,这对小人来说是吉利,君子要安于闭塞,才能亨通。这是个善于用柔顺手段奉承九五之君的小人,施展其阿谀逢迎的伎俩,巴结笼络君子,往往能得手。君子能屈能伸,能做到等待,承受,便是亨通的。
六三,包羞。意思是:包藏羞耻。六三是阴爻居阳位,为不当位之爻,是地位较高而又不中不正的小人,秉性浮躁。当*治否塞时,不能安守正道,为了飞*腾达而急于高攀。一味地迎合上乾卦中的三个阳爻,但自讨没趣,结果令其蒙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意思是:有天命保佑,可以没有灾祸,众人依附同享福祉。九四爻是阳爻居阴位,为不当位之爻,代表其行为健而动。但九四爻身为重臣,得到了君王的授命,执行君王的命令而行动,所以不会有过失。不仅如此,行动还取得了成功,众人都跟着享受福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意思是:小人之道停止,大人物吉祥。但是心中仍然要警惕“否运”所带来的危亡,要把这种警示系于桑树枝上,时刻警醒。君王身边的小人终于被除掉了,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意思是:小人之道倾覆,起先闭塞,后来顺畅通达,皆大欢喜。小人之路到了尽头,闭塞不通的局面到了尽头,物极必反,否塞必然转为通泰。此时要因势乘机而动,不可被动等待,人的力量起到重要作用。
《易经》第十二卦“否卦”智慧:
否卦是天地否,天(国君或者领导)高高在上不了解或者关心基层和平民,地(百姓或者下属)
居于下位不上达,似天地二气不交流,不想交往,就会出现闭塞不通的状态,否极泰来的智慧:
1、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如果真的遇到不好的人和事情,就不要坚持正固己见,有时候拐个弯和自己和解下,要知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不是福”的哲理,放宽心,调整心态,坚持做生活和工作中的的君子,要坚定信念,没有走不出的困境。
2、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如果处于“邦无道”风气不正的大环境之
下,或者说小人得道当权,正确的话或者正确的做法得不到人的采纳或者得不到人的支持的情况下,最好的做法是,约束或者隐藏自己的才华,否则你这样做,会被打击得更厉害,或者被人陷害,或者白白牺牲,孔子也赞成,“可仕则仕不可仕则避”。先保住自己,韬光养晦,以待“邦有道”那天厚积薄发。
3、有命无咎,志行也。心中有抱负,坚持光明在前方,决意要团结一批志向心意一样的人,有如拔出的茅草根茎连在一起,特别是依附方向正确正直的中层领导,有学识有远见的人,不要包容承载小人的话语,不要变乱成群的同类,顺应天命民心的局势,要免于灾难而有所作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朱元璋平定天下采取学士朱升战略方针的意见,使得心中的志向得以实现。
4、倾否,先否后喜。有否才会有泰有喜,有泰就会有否,生命的一生就是否泰,否泰的规律,也是“吉凶悔吝”不断循环的过程,有吉过后,就会得意,得意过后就会凶,凶过会就会去反省,或者后悔,历经一段困难又会吉祥,“吉凶悔吝”这也是循环着不变的自然规律,所以倾否泰来的时候,一定要不要太得意,太居高,还要继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持盈保泰,这样才会永远是泰也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