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陈既
6月30日,国内领先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SZ)正式登陆创业板,开盘价35.10元/股,涨幅.42%。截至发稿,百洋医药最高涨超%,总市值超亿元。
图片来源:百洋医药
图片来源:雪球
在“三医联动”背景下,医疗成本控制已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主题。
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各大药企在集采招标里上演的你死我活的价格战,考验的其实是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而一个药品从临床前研究阶段到市场上销售,起码需要经过临床研究、注册审批、组织生产、推广销售等环节,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也正因如此,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代表着行业分工走向精细化的CXO行业也由此走上风口。
目前国内的CRO(医药合同研究组织)、CMO(医药合同定制生产组织)和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等细分行业都出现不少代表性企业。但与研发、生产等上游、中游环节比起来,位于医药产业链下游营销环节的专业化合同外包服务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真正可以提供医药商业化服务的企业少之又少。
百洋医药的上市或许正代表着第三方医药商业化平台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集采推动零售渠道迎来新契机
随着集采和处方药外流的推进,处方药终端销售市场正在经历新变革阶段——处方药,尤其是集采未中标的原研非专利品种,销售的主战场正在从院内市场流向了零售药店。
日本制药巨头安斯泰来的哈乐(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便是从集采风暴中存活的典型案例。
哈乐是安斯泰来的原研品种,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排尿障碍。年安斯泰来和百洋医药达成合作,将哈乐推向零售终端,在院外市场持续释放品牌价值。
不同于一般认知中的医药商业公司,百洋医药是业内少见的拥有专业品牌运营能力的医药商业化平台公司。核心业务聚焦医药健康品牌的运营打造,通过品类洞察及品牌运营、全数据平台客户管理及支持长期运营的机制能力,为上游医药工业企业提供医药健康产品一站式的商业化服务。
但要做医药商业化服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国医药零售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低。在美国,前三大连锁药店CVS、WBA、RAD的市场份额达到77%,但《中国药店》数据显示,年我国排名前10的连锁药店收入之和所占全行业比重的21.58%,排名前20的连锁药店所占比重约为29.32%,前50的连锁药店收入所占比例约为39.11%。
要在这个信息繁杂且分散的市场里,为医药产品制定精确有效的商业化策略,不但需要第三方医药商业化平台对于市场有深刻的洞察,也需要对终端市场有全面覆盖和清晰的标签化识别。
从5年成立至今,经过十多年的积累,百洋医药已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合作药店余家,形成了一套针对销售潜力的评估体系,可以为产品制定出精准的运营和销售方案。
如上所提到的哈乐品牌,百洋医药运营一年,哈乐销售增长超90%,年销售收入接近3亿元。百洋医药帮助哈乐精准覆盖了全国8万家零售药店,整体来看,哈乐或是面对集采跨国药企最为成功的原研药之一。
打开大健康品类的想象空间
按照产品品类,国内药店的销售区域一般可被划分为药品区和非药品区。根据中康CMH数据,年全国药店零售终端销售规模为8亿元,其中保健品、器械类、化妆品等非药品销售占比为23%。
这意味着百洋医药的想象空间显然不仅限于药品商业化服务,还有保健品、功效型化妆品等消费属性更强的品类。
根据招股书,百洋医药运营的品牌涵盖处方药、非处方药、膳食营养补充剂、医美产品等多个品类,形成了包括知名补钙品牌迪巧、医美品牌艾思诺娜在内的多品类医药品牌矩阵。
当迪巧进入中国市场时,国内补钙市场几乎被针对中老年人的哈药葡萄糖酸钙、钙尔奇等占据。百洋医药基于市场分析,为迪巧选择了差异化的品牌定位,转而针对更青睐进口品牌的母婴人群,通过广告的精准投放,让迪巧迅速跻身国内补钙品牌第一梯队。
在“万物皆可医美”的今天,无论是本来就与“医”密切关联的传统制药企业,还是服装企业,甚至是房地产企业,都想进入这个市场分得一杯羹。
在医美的风口上,百洋医药年5月启动了功效型化妆品商业化平台。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年我国功能护肤市场份额占整个化妆品市场的17.3%,而年在日本药房产品销售比重中,药妆产品占到了近一半的份额,欧美国家功效化妆品市场份额占比更是达到60%以上。功效型护肤化妆在我国还有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热门赛道的前瞻布局,更加强化百洋医药的成长逻辑。百洋医药董事长曾在路演活动中表示:“作为一家平台型企业,百洋医药正在搭建一条商业化的‘品牌高速公路’,助力更多产品实现商业化价值,为中国医药行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整体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做出贡献,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现今,百洋医药开启上市之路,作为第三方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头部企业,它必将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未来的书写者,未来潜力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