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围绕国家粮食局“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落实省委省*府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要求,今年来黑龙江省粮食局主办的“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专项营销行动”已经在上海、广州、福州成功举办3场活动。即日起,东北网联合黑龙江省粮食局推出《黑龙江大米故事汇》系列专题报道,讲述龙江米企品牌故事,助力龙江优质大米营销,走出龙江,走向全国。
东北网9月7日讯(记者王亮)近几年,黑龙江省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营销。全省农产品营销大赛启动会议强调,靠“种得好”来实现“卖得好”,靠“卖得好”倒逼和带动“种得更好”,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活动,让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云桥米业是黑龙江省众多“走出去”大米企业之一。
齐齐哈尔泰来县江桥镇的云桥米业,一家拥有多个市场、累积销售额2.5亿元的集稻谷收购、仓储、精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企业。
整装待发的大米成品。东北网记者-王亮-摄
“云桥米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品牌是如何打响的?”、“如何把好米卖上好的价格?”……面对这些疑问,近日,记者来到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夜探云桥米业,为网友讲述在企业发展背后,充满辛勤汗水、面对市场迷茫、一路跌跌撞撞的品牌故事。
想创业要学会吃苦
8月2日21时左右,记者在坐落于江桥镇的云桥米业见到董事长刘凤云,她是一个说话直爽的人,在聊天的时候,外面工厂的车间正在正常运转,深夜不歇。门口停着一辆即将发往安徽蚌埠的32吨大米,像这样的忙碌的夜晚是常态。
“15岁辍学后,开始跟亲戚一起做手工面条,那时候一天要揉斤面,后来自己也开面条店,由此积攒了一定资本”,刘凤云告诉记者,真正从事大米行业是从年开始,以小作坊、大麻袋的形式开始卖大米。那时候经常凌晨3、4点开着能拉4吨米的“小跃进”,经过江桥渡口,奔向齐齐哈尔。
90年代卖大米有多辛苦?刘凤云表示,她主要是以走街转巷的方式,把大米送到铁东等销售点。这个时候刘凤云苦笑了下,那时候把我们卖的大米称为“破烂米”,有的时候卖不出去,一直要卖的半夜凌晨2、3点,没办法只能睡一觉再继续卖米。
美好的故事都有转折点
利用7年的时间,通过传呼、电话建立起了一些客户资源。时间到了年,用积累的资金引进新设备,大米的质量有所好转。“大庆一市场的客户发现,我们云桥米业的大米跟五常稻花香品相一样,口感也不差”,刘凤云说,经协商后,把生产的大米运到到五常售卖,企业每38吨能多赚元左右。
大米打装成包发往全国各地。东北网记者-王亮-摄
通过这一小转折点和资本慢慢的积累,云桥米业直到年认识到品牌价值,要做自己的品牌。
刘凤云与自己团队在年用40天时间,行走赤峰、承德、北京、石家庄等34个城市,带着电饭煲进行推销。“第一站来到了内蒙古的扎赉特旗,就谈成一个38吨的订单,算是开门红”,刘凤云表示,通过这40天的推销,认识到现实是残酷的,客户不认泰来大米这是事实。最后迫于无奈,把米赊给经销商,卖的好返款,卖的不好导致发霉等问题,由企业负责,这一个痛苦的过程。
刘凤云告诉记者,云桥米业的大米质量没问题,是因为品牌没有影响力导致没卖上好的价格。曾经走过一个死循环,就是包装越省钱,越卖不上价钱,越卖不上价钱就越想省钱。
品牌价值卖上好价格
通过吸取教训,认识到包装、设备、加工的重要性。从包装上着手,在温州花60万设计包装,设计了12款,当时折合下来每个包装成本达到1.8元。同时,设备也进行升级,比如建立了烘干塔。
粳稻经过生产线加工最终成为人们吃的大米。东北网记者-王亮-摄
年6月中旬,升级后新包装的第一单是铁岭市调兵山,销售价格比市场价高几分钱,仍比当地同期进的便宜米卖好,首次尝到品牌升级带来的甜头。同年9月20日新米上市,正是这个铁岭客户带来10多个客户一起来到泰来,进行实地考察。像这样的“回头客”,云桥米业还有很多,正是因为企业实实在在做事,品牌口口相传,才有这样的成果。
近年展会经济的火热也给云桥米业带来“甜头”。“企业已经参展6年了,每年的绿博会都能卖60吨大米,自己都感觉大米跟不要钱似的”刘凤云笑着对记者说。
有了好产品,云桥米业将市场精准定位为走中高端路线,主要销往昆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西安、安徽、兰州、内蒙古以及长江以南的多个市场,累计销售大米4吨,销售额2.5亿元。仅仅在年黑龙江好粮油上海、广州、福州地推活动中就签署订单1.43万吨,销售额达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