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中说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我们知道,追求完美,争取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是每个理想主义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如果像老子所言,是不是应该把目标下调,“小富即安”?或者说能拿八十分就绝对不拿一百分,凡事留三分呢?
其实,老子在这主要是说物极必反的道理。没有什么事会是一成不变,永恒的。当
拥有的东西到了满盈的状态时,不如就此罢手。
《易经.丰卦》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为什么说物极必反?难道就没有例外吗?
答案是肯定的:物极,则必然会反。
如果说某种事物已经相当好了,而还能继续变得更好,那只能说明他还没有达到极的状态。一旦它达到了极的状态,一定是会走下坡路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时效性的,它是有“保质期”的。
老子说过,无论是抽象的道理,还是具体的事物,只要它们能够被辨认出来,也就不会是永恒存在的。
在现实世界里,凡是为我们所感知的事物,都是有限存在的,它们都有出生的那一刻,同样,又都有死亡的那一天,不会没有终点的一直存在下去。
因此,所有的事物都会有一个发展的规律。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有潮涨潮落,花开花谢。
人生也是如此,没有谁会永远一帆风顺,也不会有人一直徘徊低谷。所谓“盛极必衰,否极泰来”。
那么,老子的这段话对我们为人处世到底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呢?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个前面已经讲过,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说,当自己拥有的达到了丰盈之时,它就一定会走下坡路,这个时候,最好自己放手。
既然明白丰盈之后必然走向衰弱,为什么要强调一定要罢手呢?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如日中天的曾国藩却交出了兵权,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包括他的弟弟曾国荃,曾国藩就写了副对联送给他:“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历史上,多少位极人臣,拥兵自重的将相王侯,最后如何下场?曾国藩再清楚不过了。
文明点的“杯酒释兵权”,碰到性格刚烈的直接“火烧庆功劳”。自古迷恋权利的没有几个有善终的。
正因为曾国藩知晓其中厉害,主动解散*团,交出兵权,最后才能持盈保泰。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一个人,如果长期锋芒外露,最后一定会损伤自己的。“功高震主”不可取,“咄咄逼人”也同样不可取。
只有收起锐气,让别人觉得安全了,才能和睦共处,相安无事。
不过,也不能因为追求长保,而做出偏激的事。
伯夷和叔齐被孟子称为“圣之清者”。然而,他们就因为保持这种清白,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又仅于国家、人民无益,自己也深受其害。所以,西汉扬雄就说:“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
意思是不学习伯夷、叔齐和柳下惠,而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折中方法来行事。
这样才接近于老子的“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的道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你拥有了相当的财富,能守得住吗?
从古至今,拥有富足地钱财和显赫名声地位,是大多人梦寐以求的。获得它们很难,可是,守住这样的财富,其难度不亚于对它的获得。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虽然三代不是绝对的,但一定不会长久,更不会永远地传承下去。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好不容易打下天下,到第二代就秦朝灭亡了。
唐代刘禹锡在《乌衣巷》中也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子每年回到自己以前住过的地方,但时过境迁,此地早已物是人非了。曾经的宰相望族,多么地繁盛辉煌,如今已成为寻常百姓家了。
家族的显赫难以长久传承,个人的财富、声名地位同样也是如此。
举一个例子,在人们习惯印象中,纣王是一个极其昏庸残暴的君主,其实,这只是他后来的表现。
刚开始纣王在位的时期,他是个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史书上记载,纣王自幼聪颖过人,而且相貌英俊,体格魁伟,勇武过人,深受其父喜爱。
纣王在他统治早期,对内进行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大*发展*事;对外则通过一系列的征讨,统一了东南,把东夷与中原统一并巩固起来,使得商王朝的版图大大扩展了。
在位初期,纣王确实是取得了了不起的文治武功,可是人们更多地记住的却是他的过错,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纣王后期荒淫无度,朝纲败坏。不仅未能守住自己早年励精图治创下的辉煌业绩,而且将祖先所建立的已传承了数百年的大好江山也给败丢了。
若以纣王的早年作为来看,堪称一个英明有为的君主。可是到了后来,他逐渐变得骄傲自满,贪图享乐,从而令自己沦落为一个世代为人们所唾弃的亡国之君。
这就印证了老子所说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倒在了奔向所谓功成名就的路上?而少数成功抵达了目的地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够善始善终?
不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到手了的皇帝,拥有了广阔疆土,最后也还不是“莫之能守”?
所以,老子才告诫后人,一定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才能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