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泰没有甲骨文,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为金文、篆文。但在古文中“太”、“汰”、“泰”相通,相互假借;故“太”、“汰”的甲骨文也可视为“泰”,故“泰”的字源演化应为:
泰有两层意涵:1、清洗、沐浴的动作,过程;去污净身。2、清洗、沐浴后的感觉;洗浴后全身清爽,感觉舒畅、通顺(心理层面)。
泰本义:洗浴;进而引申为:光滑;以上二义后用“汰”表示。洗浴后全身清爽,感觉舒畅、通顺,故引申为:通达,通畅,亨通。进一步引申为:安适,康宁(如:国泰民安)。又引申为:美好(如:否极泰来)。
泰卦:坤上乾下,地天泰。泰:通也;“泰”义为:通顺、通达、通泰。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古人认为,清轻之气属阳,上浮,为天;浊重之气属阴,下沉,为地。泰卦:乾阳(天气)在下,坤阴(地气)在上,意味着阴阳相通、相交、交合。阴阳通,为天地交。阴阳交,则万物生,万物通顺。《周易·易传·象辞》:“天地交,泰”,《彖辞》:“天地交而万物通”。阴阳交合则万物通顺,天地交合才有万物的生长、繁茂。
泰:小往大来,吉,亨。
通顺、通达:小的去大的来,吉利、吉祥,亨通、顺利。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初爻、阳爻:拔茅草,(草的根相连)连带牵出了其同类,外出、出行吉。
个人理解:初爻是地位,地下;拔草时,拔一颗草连带着同类的另外几棵草一起拔了出来,外出、出行吉。(地下)通顺、通达。
PS:茹:牵出,牵连。
征:出行、外出;《说文解字》:征,正行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二爻、阳爻:大葫芦挖空,用它来渡河,不至于坠下水中。钱丢了,在半路上得到补偿。
个人理解:二爻是地位,地上;虽然没有船,但有大葫芦用以顺利过河。钱财丢失了,但行至半路却得到了补偿(有人给予补偿)。(地上)通顺、通达。
PS:包:通“匏”,葫芦;果实老熟后对半剖开,可做瓢。
荒:空,把葫芦挖空。
冯河:就是无舟渡船,只能涉水过河,即徒步过河。
朋:十贝为朋,指钱。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尚:通“偿”,补偿。
中行:中道,半路。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三爻、阳爻:没有只平坦而不倾斜的,没有只出而不复返的。艰难中守持正道,(是正确的)没有过错。不必担心它的诚信,(将来)会享有福庆。
个人理解:三爻是人位、小人位,即处于人下之时,身处艰难困苦时,要坚守信念,守持正道,将来必会享有福庆。(处于人下时,坚持正道)必会通顺、通达。
PS:陂:倾斜。贞:正、正道。恤:担心。孚:信,诚信。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指事物对立转化的道理;不可能只有平坦没有倾斜,不可能只有付出没有获得。讲的是事物的对立转变,可以由艰难转为顺利,也可以由顺利转为艰难。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四爻、阴爻:举止洒脱,因其邻居(的侵占、掠夺)而不富,因为信任(邻居)而不加戒备。
个人理解:四爻是人位、大人位,即处于人上之时,身处要职时,不可骄傲自满,举足不前,不可盲目自信、信任而忘记戒备。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上之时不轻浮,时刻心存戒备,时刻努力不懈,才可通顺、通畅。
PS:翩翩:指鸟轻飞的样子;形容举止洒脱的样子。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五爻、阴爻:帝乙将妹妹嫁给(周文王姬昌),以此得到(上天的)福祉,开始大吉。
个人理解:五爻是天位;帝乙嫁妹,得到上天的祝福、福祉,此后万事通顺、亨通,开始吉利。不逆天行事,才可得到上天的的祝福、福祉,才可通顺、通畅。
PS:帝乙:指商纣王的父亲,商朝倒数第二个王。
祉:,本义:祖先神降临。引申义:福、福气、福祉。
帝乙归妹:周国季历时期(季历,周文王姬昌的父亲)不断对外征伐扩张,引起殷商文丁的戒心(文丁,帝乙的父亲),“文丁”召“季历”至殷都并将其杀害。“季历”死后,儿子“姬昌”继位,周国开始伐商,一直到“文丁”死后,儿子“帝乙”继位。“帝乙”刚继位,便发生东夷中的“人方”再次叛乱,“帝乙”为了不至于东西受敌,就把自己的妹妹,“文丁”的幼女,嫁给了“姬昌”,向周人致歉,这便是“帝乙归妹”。帝乙归妹使商和周保持了暂时的和平关系及商天下的安定。“帝乙”与周国关系缓和后,开始征伐东夷“人方”。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上爻、阴爻:城墙倒塌在隍中,不用、不需要出师(用兵),小邑(开始)发布命令,筮占不吉利、吝。
个人理解:六爻是天之上,高过天;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泰极变否;泰极否来,泰:通达、通畅、安适、康宁;否则是不通畅、不安宁。泰变否显示国家开始动乱,不用出兵也会灭亡;小城邑开始自行发布命令,表示天子的命令已不可行,小邑开始不听上令,国已乱矣。
“城复于隍”是征兆,“自邑告命”是事件本身。
PS:城复:城墙倾倒。
隍:,没有水的城壕,没有水的护城河。
邑:邑原本为“国”;后指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周朝时期又作为最小的行政区域。
以上,便是我对《周易·易经》泰卦的理解
下节否卦:乾上坤下,天地否。